電子元器件主要是指無源元件,其中RCL元件是最重要的元器件,產品和應用範圍廣泛。全球電子元器件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中國隨著第三次半導體產業鏈轉移和國家政策支持,即將進入國產替代的快速發展階段,並且伴隨著電子技術的迭代升級,電子元器件產業從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呈現諸多新的發展機遇。
1 電子元器件是什麼
電子元器件是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分子組成不發生變化的成品,如電阻、電容、電感等。由於它本身不產生電子,對電壓和電流沒有控制和變換作用,所以又稱為無源器件,又因其不能激發對電信號的放大、振盪等作用,對電信號的響應是被動的、順從的,又稱無源元件。
電子元器件主要分為電路類元器件和連接類元器件,電路類元器件主要是RCL元器件,RCL元器件有電阻、電容和電感三種,還有變壓器、繼電器等;連接類元器件包含兩個子類,一個為物理連接元器件,包括連接器、插座、印刷電路板(PCB)等,另一個為無源射頻器件,包括濾波器、耦合器;另一個是無源射頻器件,包括濾波器、耦合器、諧振器等
電子元器件被譽為“電子工業之米”,其中RCL元器件產值佔電子元器件總產值的89%,電容、電感、電阻佔據電子元器件產值的絕大部分.
整體來看,電子元器件作為基礎電子元器件,隨著下游終端設備性能逐漸增強,體積逐漸縮小,呈現出小型化、集成化、高性能化的發展趨勢,貼片元器件成為RCL元器件的主流,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2 市場情況
1、電子元器件行業進入上升週期
2020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新冠疫情有所回暖,下游5G、汽車電子等領域需求激增,產品供應充足,行業開啟新一輪景氣上升週期。2026年電子元器件市場規模預計為396億美元,2019-2026年復合增長率約為5.24%。其中,5G、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等的發展,成為推動電子元器件新一輪發展的主要引擎。
5G技術的傳輸速率將比4G提高1-2個數量級,傳輸速率的提升將帶動濾波器、功放等射頻前端器件的用量,拉動電感、電容和其他相關電子元器件。
智能手機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追求功能和性能的極致,推動芯片、電子元器件集成化、電子元器件向小型化發展的同時,單部手機電子元器件的使用量越來越大。迅速增加。
智能汽車動力控制系統、信息娛樂系統、安全控制系統和車身電子系統等改善駕駛體驗的輔助系統不斷增多,推動汽車電子化率不斷攀升。預計汽車電子元器件總量平均超過5000個,佔整車產值的40%以上。
2、中國大陸市場加速佔領
從區域分佈來看,2019年中國大陸和亞洲合計佔據全球電子元器件市場份額的63%。電容領域日韓台寡頭壟斷,電阻領域中國台灣國光佔據主導地位,電感領域以日系廠商為主導。
圖片
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升級、新技術與5G應用的結合,帶動電子元器件需求進一步提升,日韓電子元器件廠商開始調整戰略,產能逐漸向汽車電子、工業級小型化高容量,高規格產品和射頻元件。
日韓電子元器件廠升級產品結構的同時逐漸放棄中低端市場,造成中低端供需缺口,給國內電子元器件企業帶來發展機遇,國內湧現出一批優質企業,如三環集團(陶瓷電容)、智原電子(薄膜電容)、順羅電子(電感)、愛華集團(鋁電解電容)等。
隨著日韓廠商逐漸退出低端市場,國內企業開始加速搶占市場,國內廠商如風華、三環、宇陽等紛紛佈局新的產能項目,未來三年產能擴張幅度較大,有望加速搶占市場。
3個熱點地區
1、片狀多層陶瓷電容器行業
根據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協會數據,2019年全球陶瓷電容器市場規模同比增長3.82%至775億元,佔全球電容器市場份額高達52%;中國陶瓷電容器市場規模較2018年增長6.2%至578億元,佔國內電容器市場份額高達54%;總體而言,全球和國內陶瓷電容器市場份額均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MLCC具有體積小、比電容高、精度高等優點,可貼在PCB、混合IC基板等之上,順應了消費電子產品小型化、輕量化的趨勢。近年來,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工業控制、5G通信等行業發展迅猛,為MLCC行業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預計2023年全球MLCC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083億元;中國MLCC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3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於全球年均增長率。
全球MCLL產業市場集中度高,已形成較為穩定的寡頭壟斷格局。日本企業在全球第一梯隊有很強的優勢,韓國、美國、中國和台灣企業普遍處於第二梯隊,中國大陸企業技術和規模水平相對落後於第三梯隊。2020年全球MLCC市場前四強企業分別為村田、三星機電、國際、太陽能,市場份額分別為32%、19%、12%、10%。
國內龍頭企業佔據中低端產品市場。中國主要民用MLCC生產企業約有30家,本土企業以風華高科、三環集團、宇陽科技、微電容電子為代表,主要生產中、大尺寸產品,電容值較低,技術含量相對較低。
2、薄膜電容器行業
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在節能減排要求嚴格的背景下,薄膜電容器行業在2010年至2015年蓬勃發展,2015年後增速趨於穩定,繼續保持年均增長6%的增速,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90.4億元,約佔全球市場總產值的60%,位居全球第一。
隨著“碳中和”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中國新能源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為薄膜電容器市場帶來長期穩定的增長動力。新能源汽車用薄膜電容器市場預計2020-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為6.1%,2025年將達到22億美元,成為薄膜電容器最重要的消費市場。
全球薄膜電容器行業市場高度集中,頭部企業優勢明顯。薄膜電容器頭牌和一線品牌被日本、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國企業壟斷,國內企業如法拉德電子、銅峰電子等位列二三線品牌.2019年全球薄膜電容器市場份額,松下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中國大陸僅有一家企業Farrar Electronics位居前列,佔據8%的市場份額。
3、貼片電阻行業
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等技術加速發展的背景下,貼片電阻通過下游應用傳導發展動力,以輕薄消費電子為主要應用領域,佔比44%市場,其他主要領域包括消費電子、汽車、通信、工業和軍事。2016-2020年貼片電阻市場規模從15億美元穩步增長至17億美元以上,預計2027年全球貼片電阻市場規模將達到24億美元。
目前,高端貼片電阻市場由美日企業主導,但向下擴張還不夠。美日企業主打高精產品,主打薄膜工藝路線,如美國Vishay是超高阻最大廠商,而日本在0201、0402型號高精領域產能大產品。台灣國際在全球貼片電阻市場佔有率達34%,月產量高達1300億隻。
中國大陸片式電阻器市場很大,本土公司的份額很小。中國市場依賴合資,進口量大,電阻廠商主要是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制企業,如風華高科、北方華創等,更難在片式電阻形成主導作用業,導致國內整個貼片電阻產業鏈大而不強。
4、印刷電路板行業
隨著電子通訊產品的不斷革新,PCB對軟板的需求一直在穩步增長,例如蘋果手機對軟板的需求從第五代的13塊增加到現在的30塊,規模2025年全球PCB產業規模有望達到792億美元。中國PCB市場份額連續多年全球份額第一,2025年有望突破418億美元,複合增長率6%,超過全球平均增速速度。
在中國印製電路板市場,主要從業者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高端領域以外資、港台、少數中國內地企業為主,大部分內資企業在資金和技術上劣勢,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領域。
從企業的市場份額構成可以看出,我國印製電路板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低,近年來略有上升。2020年中國印製電路板行業CR5約為34.46%,相比2019年提升2.17個百分點;CR10約為50.71%,相比2019年提高了1.88個百分點。
5、電子載體行業
5G普及後消費電子的更新換代、人工智能的發展和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將推動電子載帶市場需求增長,全球紙載帶市場需求預計增長4.1% 2021年同比增長367.5億米 2022年中國紙載帶市場需求同比增長10.04%至193.61億米。
電子載帶屬於利基市場,隨著電子元器件市場的擴大帶來電子載帶市場需求的擴大,全球及中國電子載帶市場規模呈穩定上升趨勢。預計2021年全球紙載帶市場規模同比增長4.2%至27.6億元,2022年中國紙載帶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至14.52億元元。
中國、日本、韓國等國企業佔據了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其中,日本企業起步較早,技術相對領先;韓國企業近年來發展較快,海外銷售額持續增長;優秀的生產企業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相繼湧現,競爭力水平在某些方面逐漸接近並超越日韓企業。2020年JMSC在全球紙載帶市場的份額將達到47%。
薄載帶行業進入門檻高,國內競爭並不激烈。2018年以來,傑姆斯泰克在國內紙載帶市場佔有率超過60%,幾乎沒有本土競爭對手,但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很小,對下游買家也有一定的議價空間,不容易受到潛在進入者和替代者的威脅。
6、電子陶瓷製造業
電子陶瓷受MLCC產業帶動明顯。MLCC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通訊、汽車電子、家電等領域,目前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未來有望保持10%~15%的年復合增長率,帶動電子陶瓷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近年來,我國電子陶瓷市場規模保持13%以上的複合增長率,預計2023年將達到1145.4億元,國產替代空間廣闊。國產電子漿料順利獲得客戶認可,擴大本土化市場規模;國產陶瓷切割刀正在打破海外壟斷局面,有望實現快速放量;同時,國產燃料電池隔膜板核心技術優勢逐漸顯現。
日本、美國和歐洲引領全球電子陶瓷產業,佔據高端市場。日本憑藉電子陶瓷材料廣泛、產量高、技術精等優勢,佔據全球50%的市場份額,其次是美國和歐洲,分別佔據30%和10%的市場份額。日本SaKai在全球市場份額為28%,排名第一,美國公司Ferro和同樣來自日本的NCI分列二、三位。
由於技術和工藝要求壁壘高,且我國電子陶瓷產業起步晚,國內廠商在技術、工藝、附加值方面與國外知名企業差距明顯,目前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區域。未來隨著國家研發計劃、市場資金投入、應用場景拓展、現有企業技術積累等多重有利因素,將助力中國企業逐步向工業高精尖方向轉型
發佈時間:Nov-21-2022